近年来,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,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工程日益增多。在房屋装修改造过程中,随意拆改主体结构的行为时有发生,给房屋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。装修过程中,许多业主为了追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或美观性,常进行一些拆改行为,其中一些可能对房屋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。依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)与《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》(GB 55021-2021),房屋拆改结构改造前必须开展专业检测鉴定,这既是保障结构安全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也是合规改造的核心前提。
19502003359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:2025-09-19 热度:1
近年来,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更新,既有建筑的改造加固工程日益增多。在房屋装修改造过程中,随意拆改主体结构的行为时有发生,给房屋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。装修过程中,许多业主为了追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或美观性,常进行一些拆改行为,其中一些可能对房屋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。依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)与《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》(GB 55021-2021),房屋拆改结构改造前必须开展专业检测鉴定,这既是保障结构安全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也是合规改造的核心前提。
承重墙的拆改是其中最危险的行为之一,承重墙不仅承受来自上层的荷载,还将力传递到下层基础,使力均匀分布到四周。拆卸承重墙或在上面开门开窗,会直接破坏和削弱承重墙体的承载能力,破坏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性,可能导致相邻墙体酥松开裂,上下楼墙体、楼地面开裂。
阳台配重墙的拆除也是常见问题,房间与阳台之间的门窗可以拆除,但窗以下的墙不能拆,因为这段墙是“配重墙”,起着挑起阳台的作用。拆除配重墙会使阳台的承重力下降,导致阳台下坠,甚至可能有坍塌的危险。
在楼板、阳台上随意增加静荷载同样危险。,在室内铺设花岗岩或大理石地板、卫生间放置大型浴缸、室内地暖铺设、阳台砌墙等行为。这些增加负载的行为会使楼板处于超负荷使用状态,长期下去会对住宅安全造成严重影响,可能导致楼板出现下挠、开裂、渗漏等情况。
“先鉴定,后加固”是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必须遵循的原则。《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》(GB 55021-2021)第1.0.3条明确规定:既有建筑的鉴定与加固,应遵循先检测、鉴定,后加固设计、施工与验收的原则。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结构现状,再进行后续的加固设计和施工。按照规定,房屋鉴定报告提供的加固处理意见和建议通常只是方向性的,不能直接指导施工。加固设计单位以鉴定报告为依据,进行加固改造设计,设计成果需要满足设计深度要求,能指导施工。
房屋结构检测鉴定涉及多个方面,需要按照标准流程进行。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-2015)中规定了详细的调查与检测内容。
1、前期调查与资料收集
图纸与档案资料:收集原建筑设计图纸(结构施工图、地基勘察报告)、竣工资料、历次改造记录(若有),明确原结构体系(如砌体结构、框架结构)、构件尺寸、材料强度等级、设计荷载等核心参数;
现场初步勘查:记录房屋现状(如层数、层高、平面布局),标记拟拆改部位(如墙体、梁、板),初步检查可见损伤(如裂缝、变形、露筋),询问房屋使用历史(如是否发生过漏水、沉降);
拆改需求确认:与业主沟通改造目标(如扩大空间、改变用途)、拟采取的拆改措施(如拆墙范围、开洞尺寸、新增荷载),明确鉴定需重点评估的内容。
2、现场调查与检测
上部结构检查:查看房屋的梁、板、柱、墙等构件是否有明显的倾斜、变形、裂缝,连接部位是否牢固,结构体系是否合理。
围护结构检查:检查房屋的外墙、屋面、门窗等围护结构是否有渗漏、开裂、脱落等问题,评估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。
结构倾斜观测:使用全站仪、水准仪等仪器,测量房屋整体及局部的倾斜情况,判断结构是否发生过度变形。
结构平面布置测量: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,对房屋的结构平面布置进行测量,核实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,评估施工偏差对结构性能的影响。
3、结构材料性能检测
混凝土强度检测通常采用回弹法、超声法、钻芯法等方法。构件尺寸采用钢尺测量,裂缝缺陷等采用目测、塞尺、裂缝宽度测试仪、放大镜等。
钢筋强度、配置与锈蚀检测包括钢筋位置、保护层厚度、直径、数量等项目。钢筋锈蚀检测一般首先宏观判断是否存在锈蚀,对可能存在锈蚀的情况,采用剔凿出钢筋,去掉锈蚀层直接测量的方法。
砌体结构检测包括砌块强度检测(一般采用回弹法)和砌体砂浆强度检测(如回弹法和射钉法)。同时需要检测砌体结构是否有裂缝、裂缝走向、宽度以及砌体结构是否倾斜、沉降等。
钢结构检测包括钢结构构件布置、断面尺寸、长度等测量,钢材牌号的检测(一般采用硬度法,或取样实验室测量),构件挠度、垂直度、平整度检测,以及焊缝和螺栓连接的检测。
4、鉴定评级标准与方法
建立分析模型:根据房屋的实际结构形式和检测数据,利用专业结构分析软件,建立房屋的三维结构模型,精细模拟结构的受力体系。通过结构分析模型,计算柱、梁、板等构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应力分布,结合材料强度检测结果,验算构件的承载能力,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。
根据《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》(GB 50292-2015),鉴定评级分为多个层次。
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:对混凝土结构、钢结构、砌体结构、木结构构件分别进行安全性评级。
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:包括地基基础、上部承重结构、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的安全性评级。
鉴定单元安全性及使用性评级:对整个鉴定单元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进行综合评级。
5、结构抗震专项鉴定
第一级鉴定:构造措施鉴定:检查房屋的结构体系、构件布置、连接构造等是否符合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,评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性和延性。
第二级鉴定: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:在构造措施鉴定的基础上,对房屋进行抗震验算,分析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,结合构造措施的影响,对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综合评价。